《公司被注销与吊销的区别》
作者:公司注销 | 发布时间:2024-10-21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如公司被注销或吊销。那么,公司被注销与吊销究竟有何区别呢?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二者进行详细解析。
一、公司被注销
1. 概念
公司被注销是指依法定程序,使公司法人资格消灭的法律行为。公司注销后,其法人资格终止,不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因以下原因可以申请注销: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分立需要解散;
(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5)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3. 注销程序
公司申请注销,需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公司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解散;
(2)向登记机关提交注销申请及相关材料;
(3)登记机关审查,对符合注销条件的,予以核准;
(4)公告公司解散;
(5)办理财产清算、债务清偿等事宜;
(6)办理工商登记注销手续。
二、公司被吊销
1. 概念
公司被吊销是指依法定程序,撤销公司营业执照,使公司法人资格终止的法律行为。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因以下原因可以被吊销营业执照:
(1)未按照规定报送或者隐瞒真实情况报送有关材料,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
(2)未按照规定从事经营活动的;
(3)违法从事经营活动,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的;
(4)因违法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3. 吊销程序
公司被吊销,需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公司被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
(2)公司不服,可向有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3)公司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注销申请及相关材料;
(4)登记机关审查,对符合注销条件的,予以核准;
(5)公告公司解散;
(6)办理财产清算、债务清偿等事宜;
(7)办理工商登记注销手续。
三、公司被注销与吊销的区别
1. 法律依据不同
公司被注销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而公司被吊销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实施程序不同
公司被注销需要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包括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解散、提交注销申请、公告解散、办理财产清算等;而公司被吊销则是在公司违法经营、被责令停产停业等情况下,由相关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3. 结果不同
公司被注销后,其法人资格终止,不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而公司被吊销后,虽然法人资格终止,但仍需按照法律规定办理注销手续。
总之,公司被注销与吊销在法律依据、实施程序和结果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经营活动,避免因违法经营导致公司被注销或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