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吊销与注销的区别》
作者:公司注销代办 | 发布时间:2024-10-21在我国,公司的设立、运营和终止都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其中,公司的吊销和注销是公司终止运营的两种常见方式。尽管它们都代表着公司经营活动的结束,但在法律意义上,两者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司吊销与注销的区别进行阐述。
一、定义及法律依据
1. 公司吊销
公司吊销是指公司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吊销营业执照后,公司丧失了法人资格,不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2. 公司注销
公司注销是指公司因解散、破产等原因,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后,公司终止其法律地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
二、适用条件及程序
1. 公司吊销
吊销适用于公司存在以下情形之一:
(1)公司未按规定报送年度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等文件,经责令改正后仍不报送或者不按照规定报送的;
(2)公司擅自变更登记事项,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3)公司存在虚假登记、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违法行为;
(4)公司因经营不善,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5)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
吊销程序: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公司进行检查;
(2)根据检查结果,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
(3)送达吊销决定书,公司应当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2. 公司注销
注销适用于公司以下情形之一:
(1)公司因解散而终止;
(2)公司因破产而终止;
(3)公司因其他原因终止。
注销程序:
(1)公司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注销申请;
(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公司进行审查;
(3)审查合格后,作出核准注销登记的决定;
(4)送达核准注销登记决定书,公司应当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三、法律后果
1. 公司吊销
吊销后,公司丧失法人资格,不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公司及其股东的债权债务关系由清算组负责处理。
2. 公司注销
注销后,公司终止其法律地位,不再具有法人资格。公司及其股东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
四、区别总结
1. 适用条件不同:吊销适用于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等违法行为;注销适用于公司因解散、破产等原因终止。
2. 法律后果不同:吊销后,公司丧失法人资格,清算组负责处理债权债务关系;注销后,公司终止法律地位,债权债务关系消灭。
3. 程序不同:吊销程序相对简单,只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吊销决定即可;注销程序较为复杂,需公司提出申请,经过审查后才能办理注销登记。
总之,公司吊销与注销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在适用条件、程序和法律后果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处理公司终止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