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不能注册培训公司了?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4-09-25北京不能注册培训公司的原因主要与政府对教育培训行业的严格管理和市场整顿有关。具体原因如下:
1.无证经营问题:自2018年起,北京市工商部门停止了新设立带有“培训”字样的公司的审批,因为很多机构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扰乱了市场秩序。
2.政策限制:北京市出台了多项政策,严格控制和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设立。例如,《关于加强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新设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应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并且市教委不再新审批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区教委也不再审批面向全国招生的一般性培训机构。
3.经营范围限制:从2017年开始,北京市全面停止了培训公司的注册,不仅新公司无法注册,现有的培训公司也不能跨区域变更经营范围,一旦变更就会重新规范其经营范围,从而取消培训业务。
4.审批难度增加:由于需要取得办学资质,而这些资质的获取条件较高,多数情况下难以满足要求,导致教育培训公司很难在工商局登记注册。
5.地方性规定:北京市还发布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6年版)》,其中明确禁止新设立面向全国招生的一般性培训机构。
因此北京目前不允许新注册带有培训字样的公司,现有的培训公司也受到严格的管理和限制。
北京市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管理政策和规定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北京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暂行)》,该标准旨在规范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教育培训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北京市制定了详细的监管措施,包括利用信息化手段记录新学徒培训过程、建立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规范教材管理使用等。此外,还强调了企业应为学徒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并按照劳动合同法支付工资,确保学徒在参加培训期间的工资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北京市教委、民政局等部门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中小学全面普查登记每一名学生报班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情况,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立即停办整改,并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收费政策评估和学科类校外培训市场情况适时调整。
北京市启动了“双减”专项行动,加大违规学科竞赛的治理力度,完善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政策,严格规范招生纪律,并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统一管理。
北京市要求义务教育学科培训机构在2021年底前完成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工作。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学科类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实施细则》,以贯彻落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的相关政策。
如何获取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办学资质?
要获取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办学资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要求:
1.申请《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首先,申请人需要向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并获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这是设立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基本前提。
2.办理法人登记:在领取《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后,需到法人登记主管机关办理法人登记,以确保机构具有合法的法人身份。
3.办理其他相关证照:根据培训机构的性质(营利性或非营利性),还需要办理相应的证照。
4.遵守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申请设立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时,应符合北京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不能仅是为了追求利益而设立培训机构。
5.年检与合规性检查:每年需要进行年检,通过年检的机构可以继续招生并加盖年检合格戳记。如果年检结果为“不通过”,则需要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并落实整改要求。
北京市对于现有培训公司的经营范围变更有以下具体要求和限制:
1.合规性检查:在选择新的经营范围时,必须确保所选范围符合《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的要求,避免选择被限制或禁止的行业。
2.规范化用语:应使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经营范围规范化目录中的标准表述来定义经营范围,以便通过审查。
3.提交相关文件和申请:变更经营范围需要提交相关的文件和申请,包括编写申请书、填写新的公司注册登记申请表,并提供合法有效的证照和批准文件等。
4.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规定:如果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则需变更后再申办相对应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
5.独立法人资格和办学许可: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相应职业(工种)技能培训的办学许可或培训资质,并具备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
6.“一证一址”原则:实施“一证一址”、“一证一照”,一个独立法人只能申办“一证”,且“一证”只能对应设立“一址”的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未经登记机关批准,不得擅自变更培训地址、增设分支机构或培训点。
7.重新审核准入:之前实际开展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业务的机构,需按新标准重新审核准入。
近年来北京市是否有更新或调整关于注册培训公司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北京市确实对注册培训公司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此外,从2019年的相关法律意见来看,北京市顺义区和昌平区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尚未开展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转为营利性机构的登记工作,也未开始向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颁发营利性的办学许可证。这表明在2019年时,北京市对于营利性职业培训机构的注册政策尚不明确,但随后通过制定和实施新的监管方案,逐步完善了这一领域的政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