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18 浏览次数:0
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在长期投资的同一控制下)
长期投资计量分为原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阶段。这有点类似于买理财的时期:投资成本(初始计量)-持有收益(期内计量)-调整持有(变更)。长期投资也会经历这三个阶段。今天就来分享一下“长期投资”第一阶段初始计量的基础知识吧~
最初的计量,简单地说就是要弄清楚学科“长期股权投资”的入帐价值是多少。
比如你花100万买一只股票,需要根据投资者和被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操纵/深远影响/共同控制/其他)来区分“长期投资”或“资产”。记录在“长期投资”中,但账户价值不一定是100万。我们还应该考虑股票获取方式是合作还是非合作,从而判断长期投资的账户价值。
公司在同一控制下合并。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的方式进行合并对价的,应当按照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占股比例的乘坐,在合并日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在相同的控制下,也就是被投资者操纵。简单来说,一个大老板下面有很多分支机构。这类分支机构相互投资,但无论如何合作,最终都会被这个大老板操纵,专业上称之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假设合拼彼此属于“同一控制”,那么“长投”的入账价值就不是你自己的确认,而是你和被投资者一起大boss清楚。
大boss被称为“最终控制方”,boss觉得其价值,是他老年人“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
例如,如果您拥有被合并方51%的股份,那么“长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将被投资者的账户价值乘以51%。此时实际支付的价格与帐面价格存在差异。如何处理差异?利用资本公积进行调整,如果资本公积不足以抵消,则调整留存收益。
公司在非同一控制下合并。
购买者应根据建立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企业合并成本包括买方投入的财产、产生或承担债务、发行的权益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公司合并产生的各种即时费用的总和。
这种情况与正常的交易行为非常相似,双方协商价格,根据您支付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投资”初始测量的前提。
有些小伙伴会很困惑,为什么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司合并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收入成本不同?
举个例子吧。同样的控制合拼:就像小孩从爸爸那里买股票一样,就像从右手换到左手一样,并没有真正创造利润。
爸爸买的时候花了100万,卖给儿子的时候,不管孩子付了200万还是50万,孩子表格中的“长期投资”入账价值只能是100万,差价冲销了资本公积。
非同控制合拼:儿童从路人那里购买股票。这个时候按照购买方法。由于每个人都很理性,没有人会吃亏。然后根据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或价格行情进行交换,交换差值记入损益。
如果孩子支付120万元,如果股份值100万元,儿子的“长期投资”会赚120万元,溢价20万元不会在儿子的个别报表中解决,这在合并报表中是可信的。
假设股票价值130万,长期投入130万,初始投资成本由120万调整到130万,差10万确定营业外收入。
除合并外,公司获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最初的投资成本是基于投资对价的公允价值、相关税费和其他必要费用。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有关规定,进行初始计量。
公司合并在同一控制下:初始投资成本根据合并财务报表的帐面价值确定。多花钱用资本公积调整,不足调用留存收益。
公司合并在非同一控制下:“长期投资”的初始计量按实际支付,即投资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支撑。
非合并方式:根据付出的公允价值来决定。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