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20 浏览次数:0
材料周转天数的计算方法(材料周转天数的计算方法)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质量的指标之一,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一种表现形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0天,周转速度是慢是快,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经营规模和信用管理水平进行分析和判断。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益的指标,它们都是内外表格使用者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之一。按照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一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收现周期,也可以反映企业从产品销售到收回资金所需的时间。通过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以减少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时间,也可以操纵和避免应收账款坏账的发生。
第一,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方法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例。有三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应收账款与收入的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显示公司一年内每1元应收账款投资所获得的营业收入。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天/(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收款周转天数表明公司产品从销售到收回资产所需的平均日数。
3、应收账款与收入比例=应收账款/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例,表明公司每1元营业收入所需的应收账款投资。
运算剖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注意的问题。
1、营业收入赊购比例问题。我众所周知,应收账款是由公司赊购业务造成的,其对应的是营业收入中的赊购部分,并非全部。因此,在计算时应选择赊购收入而不是营业收入。但是,外部分析师无法在财务报告表中获取企业的赊购数据,只能直接用营业收入作为替代品进行计算。实际上,相当于假设现销是收现时间等于零的应收账款。只要长期保持现销和赊购的比例,就可以选择与上一期数据的对比,只要高估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但是问题是,与其它企业相比,如果不了解可比公司的赊购比例,将很难区分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否具有较好的对比性。
2、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稳定性难题。应收账款是特殊时间的总量,容易受到周期性、随机性和人为条件的限制。利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绩效考核时,可利用年初和年末的平均值,或多个时点的平均值,以减少相关条件的限制。
3、坏账准备应收账款提取。财务报告上报的应收账款是已计提坏账准备后的净额,而营业收入并未相应减少。因此,计提坏账准备越多,计算出的应收账款周转越多,周转天数越低。这种类型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增加,周转天数减少,并非由于企业业绩的提高,而是由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造成的。如果坏账准备金额较大,则应收账款净额应进行调整,或者使用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进行计算。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信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公布,一般可以作为调整的依据。
4、是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越好。我们知道,由于应收账款的赊购,如果赊购比现销更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那么周转天数就不会越少越好。另外,收现时间的变化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比如,A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0天,信用期为25天;B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7天,信用期为15天。虽然周转天数较多,但小编认为a公司的收款业绩要好于b公司。实际上,企业信用政策的变化,通常也会导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变化。对信贷政策的描述涉及多种因素,不能只考虑周转天数的减少。
5、应收账款分析应与赊购分析、现金分析有关。应收账款的起点是赊购,终点是现金。一般情况下,公司赊购增加导致应收账款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总量和净额也会增加。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越来越多,而现金越来越少,可能是赊购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导致超账期或坏账。举例来说,企业放开信用政策,甚至随意发货,不能收回现金等问题。
总之,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0天,其周转速度是慢还是快,指标好不好!还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与此同时,企业在分析应收账款时,不仅要分析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指标,还要注意应收账款与其它指标的联系,毕竟任何财务指标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对应收账款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应用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从而对应收账款进行合理的评价。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