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20 浏览次数:0
再贴现利率是什么意思简单说明(再贴现利率是什么意思)
贴现率是指未来支付变更为现值的利率,或者持票人要求银行支付未到期单据的利率,银行会优先扣除利息。此类贴现率也是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汇兑的文件作为担保,作为向央行借款时支付的利息。以下是通俗的表述,什么是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举例来说,我手里有张三的借条1000元,按照规定他明年才还我,但我现在就需要钱,所以我去银行,把借条给银行,银行帮我900元现金,明年直接从银行向张三要钱,其中100元的差价就是我提前要的利息,利率是:100/1000=10%。假如我是商业银行,张三是中央银行,那么这个利率就叫做再贴现率。
让我告诉你一个通俗的事情:企业甲从企业乙进入一批货物,没钱付款,就给企业乙打个借条(汇票),假设是100元。但是现在企业B缺钱,不能向甲方索要。因为甲方没钱,乙方去商业银行,把这张借条给银行,然后银行把钱给乙方。当然,这必须扣除一定的利息,假设1%,这就是贴现率。所以银行给乙的钱就是100-100*1%=99.换言之,根据汇兑,将甲欠乙的钱变成了甲欠银行的钱。
再次贴现,就是这家商业银行也缺钱,它去哪里弄钱啊,只能去中央银行。就像B当时来这里赚钱一样,这是把汇票交给央行,央行给他一笔钱,当然也要扣除一定的利息,这就是再贴现率。
西方国家关键的财政政策是贴现率政策。中央银行根据贴现率的变化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从而促进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央行会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也会减少向央行的贷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也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利息也会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应减少。当经济衰退时,银行会增加向央行的贷款,然后提高准备金,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从而稳定经济。那么,如果银行已经有足够的储备可以借钱,那么降低贴现率对于刺激下款和投资可能是不合理的。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认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限。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