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20 浏览次数:0
估计销售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估计销售增长率)
小简是一名专门从事贷款业务的银行员工。他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流动性需求的计算。根据融资客户的不同业务模式,计算方法有很多,但最权威、应用最广泛的是银监会2010年授予的《流动性贷款管理办法》中给出的流动性资金需求参考计算公式。但是想必每个人都和小简一样,只是套着公式来计算,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流动资金计算参考方法如下:
1、运营资金需求=上年度销售额×(1-去年销售利润率)×(1 估计销售增长率)/运营资本周转次数
2、新增营运资金贷款金额=营运资金金额-贷款人自筹资金-当前流动资金贷款-其它渠道提供的运营资本
其中:
运营资本周转次数 = 360/(库存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帐款周转天数 预付款周转天数-预收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库存周转次数=销售费用/平均库存余额
预付款周转次数=销售费用/平均预付款余额
支付周转次数=销售费用/平均应付余额
小简第一次看到这个公式心理是拒绝的,怎么会这么复杂?当你看到周转次数的周转天数时,你会感到头晕,你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计算是公司的营运资金需求。今天小简准备和这个公式竞争,一层一层的割开。
首先计算营运资本周转次数
=360/(库存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帐款周转天数 预付款周转天数-预收款周转天数)
=360/(360/// 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付周转次数360/ 360/预付款周转次数-360/预收账款周转次数)
=1/(1/库存周转次数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1/应付周转次数 1/预付款周转次数-1/预收账款周转次数)
=1/(库存余额/销售费用 应收账款余额/销售额-预收账款余额/销售额 预付款余额/销售费用 支付余额/销售费用)
然后计算运营资金的需求量
= 去年的销售额×(1-去年销售利润率)×(1 估计销售增长率)/营运资本周转次数
= 去年的销售额×(1 估计销售增长率)×(库存余额/销售费用 应收账款余额/销售额-预收账款余额/销售额 预付款余额/销售费用 支付余额/销售费用)
= (1 估计销售增长率)×(存货余额×去年的销售额/销售费用 应收账款余额×去年的销售额/销售额-预收账款余额×去年的销售额/销售额 预付款余额×去年的销售额/销售费用 应付款余额×去年的销售额/销售费用)
该点去年的销售额和后面的销售收入同样,都是去年的销售额,那么上面的公式可以简化如下:
=(1 估计销售增长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余额) (1 估计销售增长率)×(存货余额 预付款余额-应付款余额)×(去年销售/销售费用)
小简发觉公式最后面的(去年销售/销售费用)如果能化简,这样,公式就变得非常简单了。事实上,每个人在计算库存、预付款和应付款时,都是公司取货时产生的成本。用销售成本计算比较合适。此外,在估计周转率时,也使用销售成本。因此,将公式中的去年销售额转换为销售成本是合理的。这样,上面的公式就变成了如下:
=(1 估计销售增长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余额 预付款余额-应付款余额)
=估算库存余额 估计预付款-估计应付款 估计应收账款-估计预收账款
简化到这个地方,小简似乎有点感觉,大概能理解一点公式的意义,小简对公式的理解如下:
公司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通常是拿货,也就是销售成本。涉及的科目通常是库存和预付款。这部分资金都是公司实际支出的一部分。但一般来说,公司拿货的时候,不会马上支付所有的货款,会有一定的账期。这部分资金科目是应付款,不需要收取。所以公司取货所需的资金成本是(库存 预付款-应付款)。
同样,公司销售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现金流。公司销售时收到的预收账款是现金流,但应收账款是销售后临时未收到货款的部分,必须扣除。因此,公司销售的资金是(预收账款-应收账款)。
综上所述,企业所需的运营资本应为取货所产生的成本减少销售所产生的资金,即=(存货 预付款-应付款)-(预付款-应收款)
小简突然觉得毛瑟顿开,峰回路转,原来的营运资本计算就是这么简单,你也值得拥有。
我不知道你看到后是什么感觉。虽然小简觉得公式很好,但他总觉得有问题。经过仔细考虑,我们只计算了应收资金,而不考虑销售现收资金。这部分资金应该是大资产。为什么银监会给的参考公式没有提到这一点?
小简认为,在销售过程中,公司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主要是在货端,而在销售前发生的货物,在计算营运资本时,可以看作是货物还没有购买,因为只有预购,不会有现在的销售。货物获取时产生的销售资产会出现在流动资产等科目中,在估计流动资金需求时会被扣除。
计算新增周转资金贷款额度
在计算了运营资金需求之后,万里长征已经走过了一半以上,根据银监会给出的参考公式:
新增营运资金贷款金额=营运资金金额-贷款人自筹资金-当前流动资金贷款-其它渠道提供的运营资本
公式非常简单,但银监会并未对贷款人自筹资金及其它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进行说明,这可不可避免地小简。
翻出债务表,在营业利润栏,可以看到短期贷款、应付票据等科目。短期贷款是营运资金贷款,应付票据可以看作是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本。
翻出债务表,在营业利润栏,可以看到短期贷款、应付票据等科目。短期贷款是营运资金贷款,应付票据可以看作是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本。
关于贷款人自筹资金的计算方法很多,大多数人解读为公司净资产,本质上净资产是公司转现后获得的资金。
但在公司财产中,流动资金中的流动资产、存款、库存等资产很容易转现,可以为公司的日常运营提供资金,而长期资产通常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些资产在日常运营中不太可能转现。因此,公司的自筹资金必须扣除这些资产。
自筹资金=净资产-固资-无形资产-长期投资
增加周转资金贷款金额=营运资本量-贷款人自筹资金-当前流动资金贷款-其它渠道提供的运营资本
=(预估存货 估计预付款-估计应付款)-(估计预付款-估计应收款)-(净资产-固资-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短期贷款-应付票据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