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有哪些(所有者权益科目及明细)

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次数:0

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有哪些(所有者权益科目及清单)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有哪些(所有者权益科目及明细)

什么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的四个部分通常是实收资本(股本)、资金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所有者权益在实收资本(股本)、在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前提下,还包括其它权益工具和其它综合收益。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称为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有哪些(所有者权益科目及明细)

所有者权益科目及清单内容

第一,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投资者开设公司所需的资本。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即投资者的投资比例或股东的股份比例,一般是明确用户在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是公司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

在确认和计量实收资本时,公司需要设置“实收资本”学科,计算公司接受投资者花费的实收资本,股权有限公司将该学科改为“股本”。使用者可以使用现金投资,也可以使用现金以外的固资和无形资产。收到投资者投资时,借记“存款”或相关资产科目,借记“实收资本”,根据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第二,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指公司收到投资者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并立即记入所有者权益的收益和损失。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它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指公司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收到投资者所占份额的投资。其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主要原因是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过度支付资金等。

根据《公司法》的要求,当法定公积金(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变为资产时,剩余的公积金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第三,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要求从纯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随机盈余公积,其中法定盈余公积按税后利润的10%(非公司企业也可以按10%以上的比例获得)。当企业法定公积金累计金额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法定公积金将不再获得。

经股东大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从税后利润中获得法定公积金后,也可从税后利润中获得任何公积金。

没有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留到后一年进行分配结存利润,也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未分配利润是指在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今天完成的净利润,减去提取各种盈余公积和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在会计处理中,未分配利润由“利润分配”学科核算,“利润分配”学科必须分别进行详细核算,如“获得法定盈余公积”、“获得随机盈余公积”、“应对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偿”和“未分配利润”。

另外,所有者权益还包括其它权益工具和其它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是企业发行的各种金融工具,除普通股外,归类为权益工具,如金融工具归类为债务工具、归类为权益工具、归类为复合金融工具等,作为企业所有者权益。

其它综合收益是公司在当期损益中没有确定的各种收益和损失。公司在估计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入时,应扣除所得税的危害;在估计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入时,除扣除所得税的危害外,还应分别计算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入和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入。

总之,业主权益包括四个部分:实收资本是投资者开公司所需的资本。资本公积是公司收到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之外所占的份额。盈余公积是企业按要求从纯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随机盈余公积。未分配的利润是指公司将在未来一年内分配和存储利润。另外,其它权益工具,其它综合收益也是企业所有者的权益。



一键拨号咨询

010-85803387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