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2-13 浏览次数:0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2022税率表
新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换句话说,如果月薪在5000元以内,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超过5000元不超过8000元,税率为3%;工资从8000元到17000元不等,税率为10%,换句话说,工资越高,缴纳的税款就越高。

新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换句话说,如果月薪在5000元以内,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超过5000元,不超过8000元,税率为3%;工资从8000元到17000元不等,税率为10%,换句话说,工资越高,缴纳的税款就越高。
202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税率为: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税率为0%;税率在5000-8000元之间为3%;8000-17000元不等的,包括17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在17000-30000元之间,包括3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工资在3000-40000元之间,税率为25%;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税率为30%;工资在60000-85000元之间,税率为35%;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税率为45%。
税率表1: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综合所得可用)
注:
1、本表所指的年度应纳税额,是指居民个人按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取得的综合所得,扣除费用6万元及其专项扣除、专项扣除和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工资、劳动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的,按本表按月计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营业收入可用

注:
本表所指的年度应纳税额,是指按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损害后的余额。
由于2019年1月1日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员工非常关心如何扣除自己的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申请管理条例(实施)>《通知》阐述了个人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方式。
(一)居民个人工资、工资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方式
义务人向居民本人支付工资、工资收入时,按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并按月办理预扣申请。累计扣缴法是指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扣缴预缴税款时,以经营者在本单位截至本月的工资、工资收入累计收入扣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扣除费用、总专项扣除、累计专项扣除等扣除后的余额为总预扣预缴应纳税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1(见下表)计算累计预扣税额,然后扣除总减免税额和累计预扣税额,其余为本期预扣税额。当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结束后余额仍为负值的,由经营者按照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实际计算公式如下:
今天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额)×预扣率-快速扣除率-总减税-总预扣税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额=累计收入-总免税收入-累计扣除费-总专项扣除-总专项扣除-按规定确立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扣除费用按经营者截至本月在本单位任职月份的5000元/月乘以。也就是说,如果经营者在5月份工作,义务人在5月份发放工资扣缴税款时,扣除费用按5000元计算;6月份发工资扣缴税款时,扣除费用按1万元计算,以此类推。
(2)在预扣预缴阶段享受专项扣除的方法
居民个人向义务人提供相关信息并要求依法办理专项扣除的,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扣除工资和工资收入,不得拒绝。
(三)居民个人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预扣预缴税款的方式
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动报酬所得、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按下列措施或者按月预扣个人所得税:
劳动报酬所得、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报酬所得收入减去70%。
代扣代缴税款时,劳动报酬收入、稿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每次不超过4000元的,扣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扣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劳动报酬所得、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为预扣应纳税额,计算预扣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2(见下表)可用于劳动报酬收入,稿酬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可用于20%的预扣率。

(四)非居民个人工资、工资收入、劳动报酬收入、稿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代扣代缴税款
当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工资收入、劳动报酬收入、报酬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时,按下列措施按月或次代扣代缴税款:
非居民的个人工资和工资收入,以月收入减去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劳动报酬、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为应纳税额,可以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3(见下表)计算应纳税额。劳动报酬收入、报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扣除费用20%后的余额为收入金额。其中,稿酬收入减征的70%计算。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