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2-13 浏览次数:0
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算法公式(个人所得税项目应当缴纳)
个人所得税,坚信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你知道什么情况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吗?是怎么计算的?
根据有关规定,下列个人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收入、劳动报酬收入、报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经营收入、利息、股息、股息收入、财产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意外收入。
居民个人取得工资收入、劳动报酬收入、报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以下简称综合收入),按纳税年度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义务人应当按月或者按次扣缴预缴税款;需要最终结算的,必须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结算。
一、综合收入

(一)综合所得税率表
注:1、每月按此表预扣工资和工资收入。
2、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按以下预扣预缴。
收入:劳动报酬收入、报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减去总收入后的余额为收入;其中,报酬收入减去70%。

扣除费用:扣除预缴税款时,劳动报酬、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扣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注意,居民个人报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预扣率可达20%。
(2)年底按月度综合所得税收入(1月1日至12月31日具体取得)计算个人所得税,多退少补。
(三)扣除费用
1、基本费用:每月5000元,全年6万元。
2、专项扣除:个人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
3、专项扣除:儿童教育(每月1000元)、赡养父母(每月最多2000元)、住房租金(月定额1500元)、购房贷款利息(月定额1000元)、继续教育(月定额400元或取得职业证书3600元)、大病医疗(个人承担超过1.5万元的部分,在8万元内按实际扣除)。
4、其他扣除:国家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四)计算方法
1、工资预扣预缴:
应纳税额=工资收入总额-5000-专项扣除-专项扣除-其他扣除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税率-快速扣除
2、劳动报酬预扣预缴:应纳税额=劳动报酬总收入*80%*税率-快速扣除
3、稿费预扣预缴:应纳税额=稿费收入总额*80%*70%*税率20%
4、预扣预缴特许权使用费:应纳税额=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总额*80%*税率20%
二、经营所得税税率表
超额累进税率可用于营业收入的5%至35%。
注:本表所指的年度应纳税所得税,是指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损害后的余额。有综合收入的,禁止在营业收入中重复扣除6万元的基本费用。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年度应纳税额*税率-快速扣除
三、利息、股息、股息收入;财产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和意外收入;
利息、股息、红利收入;财产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和意外收入的比例税率为20%。
四、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
居民个人取得年度一次性奖金符合要求,在2023年12月31日前,可考虑不计入原综合收入,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除12个月,根据月度综合所得税率表,明确税率和快速扣除,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税率-快速扣除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