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免税和不征税有什么区别吗(两者的共性和区别)

发布日期:2025-02-15 浏览次数:0

免税和不征税有什么区别吗(两者的共性和差异)

在为企业解决财务问题时,经常会遇到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特别注意会发现,有些条款要求免税,有些条款要求不纳税,这是许多初级会计师的困惑:免税?不征税?这不是一回事吗?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两者看起来几乎相同,但本质却大不相同。想知道异同在哪里,听我仔细说。

免税和不征税有什么区别吗(两者的共性和区别)

免税和不征税有什么区别吗(两者的共性和区别)

二者的共性

一般来说,两者之间最明显和最大的相似之处——无需交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在总额中扣除免税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然后计算税收。

《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公司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为应纳税额,扣除非税收收入、免税收入、扣除和可以弥补的前一年度损失后的余额。其公式为:

应纳税额=年度收入总额-无税收入-免税收入-各种扣除-允许弥补的年度损失

两者的区别

虽然两者都可以直接扣除,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首次在中国法律上确立了“不征税收入”的定义。从源头上看,不征税收入是指不在纳税范围内的收入。

免税收入是根据税收政策免除已纳入纳税范围的收入和纳税义务。

简单来说,不征税就是不收你的税。免税的意义是本来要收你的税,但是因为某种原因让你减少了,暂时不会让你交税。

二者的政策

免税和不征税涉及的范围很深,这里列出一些常见的项目:

免税和不征税有什么区别吗(两者的共性和区别)

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特定用途减少或返还流转税、不包括损益补贴项目、财务预算或财务账户管理基金、费用、技术转让收入、整改“废物、废气、污水”利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要求机构和社会团体免税项目等。

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补贴、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规定的不征税收入等。按照规定扣除并纳入财政管理。财政补贴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组织拨款的财政资金。其他非税收收入是指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重点用途并经批准的财政资金。

财务政策法规很多,内容也有很多共同点。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概念模糊的条款,不要盲目应用,必须仔细识别。它不会影响欺诈,导致工作中不必要的问题。



一键拨号咨询

010-85803387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