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2-16 浏览次数:0
纳税会计分录怎么写(纳税会计分录怎么写)

一、应纳税二级科目

(1)纳税及附加贷款:税及附加贷款:应纳税-应纳消费税应纳税-应纳资源税应纳税-应纳环境保护税应纳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应纳土地增值税应纳税-应纳房地产税应纳税-应纳城市土地使用税应纳税-应纳车船税应纳税-应纳出口关税应纳税-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税-应纳地方教育附加应纳税-文化事业建设费以上为与收入相关的应纳税明细科目。(2)记录期间费用贷款:期间费用贷款:应缴税款-应缴矿产资源补偿-应缴保险保障基金-应缴残疾人保障基金(3)计入其他学科1.所得税贷款:所得税费用/前一年度损益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款:应缴税款-应缴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相反分录2.个人所得税贷款:应付职工工资/应付股利/其他应收贷款:应缴税款-应缴个人所得税3.烟叶税贷:材料采购/在途材料/原材料贷款:应缴税款-应缴烟叶税4.进口税贷:材料采购/在途材料/原材料/库存产品/在建项目/固资 缴纳应缴税款-应缴进口税以上税费时,均借记“应缴税款-所得税等二级科目”(4)与增值税相关的二级科目1。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详情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在“应缴增值税”明细账中设置“进项税”、“销项税抵扣”、“已缴税费”、“转移未缴增值税”、“减免税”、“出口抵扣自销商品应纳税额”、“销项税”、“出口退税”、“进项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栏目。2.应缴税款-未缴增值税“未缴增值税”明细科目,计算一般纳税人月度终结从“应缴增值税”或“预缴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当月未缴增值税、多缴或预缴增值税,以及当月前期未缴增值税。(1)月末,当月应缴增值税从“应缴税-应缴增值税”转为“未缴增值税”。借款: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转让未缴增值税) 贷款:应缴税款-未缴增值税(2)月终止,当月多缴增值税从“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转为“未缴增值税”。借:应纳税-未缴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走多交增值税)(3)当月交纳上月应交未缴增值税借:应纳税-未缴增值税 贷款:存款3。应缴税款-增值税检查调整(1)检查后减少账户进项税或增加销项税和进项税转移的金额,借记相关学科和贷记本科目;(2)检查后增加账户进项税或减少销项税和进项税转移的金额,借记本科目和相关学科;(3)所有转账事项进入账户后,如果本科目余额在借方借款: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进项税)贷款:应缴税款-增值税检查调整(4)所有转账事项进入账户后,如果本科目余额在贷方a.借记本科,借记“应纳税-未缴增值税”。b.如果“应付税-应付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等于或超过贷方余额,则根据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借记“应付税-应付增值税”科目。c.如果余额在贷款人,“应纳税-应纳税”账户有借款人余额,但低于贷款人余额,两个账户余额应突破,差额贷款为“应纳税-未纳税”学科。4.由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规范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2016年第75号),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预扣的规定已被撤销,会计分录也应无效。5.应缴税款-预缴增值税“预缴增值税”明细科目,计算一般纳税人转让房地产、租赁房地产、提供建筑服务、销售自行开发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的预缴增值税。新纳入试点经营者转让房地产、房地产租赁、建筑服务、销售独立开发房地产(以下四个行业)预缴增值税,同时需要预缴城市建设税和其他附加税:借款:应纳税-预缴增值税-应纳城市建设税-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区域教育费附加贷款:存款等6。应纳税额-扣除进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细节,计算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除凭证,经税务局核实,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许可后期销售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以来取得的固定资产或2016年5月1日以后取得的房地产在建项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允许后期从销项税中扣除的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在纳税指导期内取得的进项税,未交叉核对增值税扣除凭证上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1)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以来取得并按固定资产计算的房地产或2016年5月1日以后取得的房地产在建项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允许后期从销项税中扣除的进项税额(2019年4月1日以后购买的房地产,经营者可在购买期间一次性扣除;4月1日前购买的房地产未扣除40%的部分,从2019年4月所属期逐步允许所有从销项税中扣除);(2)实施纳税指导期管理的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进项税,未交叉核对增值税扣除凭证上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3)转让备案纳税人未在转让登记日申请扣除的进项税额,以及转让登记日期末留下的税额;7.应纳税额-待认证进项税“待认证进项税”明细科目,计算一般纳税人未经税务局核实不得从当期销项税中扣除的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除凭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允许从销项税中扣除,但未经税务局认证进项税;一般纳税人已申请核实,但未取得海关支付凭证进项税。(1)取得专用票时:借款:相关成本或财产应纳税-待认证进项税贷款:存款/应付款等(2)验证时:借款:应纳税-应纳增值税(进项税)贷款:应纳税-待认证进项税(3)收费:借款:相关成本或财产贷款:应纳税-应纳税-应纳税(进项税转出)8.应纳税-待转销项税“应纳税-待转销项税”计算一般纳税人销售的货物、加工、维修服务、服务、无形资产或房地产,已确认相关收入(或收益),但未产生增值税纳税责任,需在后期确定为销项税的增值税。假设企业提供施工服务处理工程价格结算时间在增值税纳税责任之前:借款:应收账款等贷款:合同结算-价格结算应付税款-待转销项税收到项目进度,增值税纳税责任:借款:应付税款-待转销项税贷款:应付税款-应付增值税(销项税)9。应付税款-简单计税“简单计税”细节,计算一般纳税人使用简单计税方法生成增值税记录、扣除、预付款、支付等服务。(1)差额征税:①借:存款 贷款:营业收入应纳税-简易计税②借款:应纳税-简易计税主营业务成本贷款:存款(2)处置固定资产时①贷款:存款贷款:固定资产清理应纳税-简易计税②借:应纳税-简易计税贷:存款③贷款:应纳税-简易计税贷款: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注: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1)公司产生的相关成本允许扣除销售额的会计处理。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公司产生的相关成本允许扣除销售额的,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建筑”等科目,贷记“应付”、“应付票据”、“存款”等科目。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和纳税义务时,借记“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销项税扣除)”或“应缴税款-简易计税”(一般纳税人应借记“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学科)和“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建筑工程”等科目。(2)金融商品转让以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的会计处理。金融商品具体转让月底,产生转让利润的,按应纳税额借记“长期投资”、“应纳税-金融商品转让应纳税额”;转让损害的,按下月结转扣除,借记“应纳税-金融商品转让应纳税额”、“长期投资”等科目。缴纳增值税时,应借记“应缴税款-转让金融商品应缴增值税”学科,借记“存款”学科。年底,如果本科目有借方余额,则借记“长期投资”等科目,借记“应纳税-金融商品转让应纳增值税”。(3)“四大行业”选择简易计税预缴税款时:借:应纳税-简易计税 贷款:存款10。应缴税款-金融商品转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适用)“金融商品转让增值税”的详细科目,计算金融商品转让增值税。转让金融商品,按销售价格扣除购买价格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转让金融商品产生的正负差额,以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抵消后出现负差的,下一个纳税期和下一个金融商品销售额可以结转抵消,但年底仍有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1)造成转让利润时:借款:长期投资贷款:应缴税款-金融商品转让应缴增值税(2)造成转让损害:借款:应缴税款-金融商品转让应缴增值税贷款:长期投资(3)缴纳增值税时:借款:应缴税款-金融商品转让应缴增值税贷款:存款(4)年底,如果本科目有借款人余额:借款:长期投资贷款:应缴税款-金融商品转让应缴增值税11。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适用)“应缴增值税”的详细科目,计算经营者购买未在中国设立经营机构的海外单位或个人在中国的应纳税行为。贷款:相关成本或财产应纳税-进项税(一般纳税人无)贷款:应纳税-实际缴纳增值税:贷款:应纳税-缴纳增值税贷款:存款二、未经应纳税额核算的税费
1.印花税贷款:税金及附加费用 贷款:存款2。耕地占用税贷款:在建项目/无形资产贷款:存款3。汽车购置税的计算 借:固资 贷款:存款4.契税计算借款:固资/无形资产 贷款:不需要估计存款上缴纳的税费不再计算。
三、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
(1)借方栏目1.进项税“进项税”记录一般纳税人购买货物、加工、维修服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房地产支付或者承担的增值税,允许从本期销项税中扣除;注:退还购买货物的进项税,用红字记录。例如:贷款:存款应缴税-增值税(进项税) 红字额度贷:原材料2.已缴税费“已缴税费”记录一般纳税人当月缴纳的应缴增值税。缴纳当月应缴增值税:借:应缴税-应缴增值税(已缴税)贷:上个月存款应缴增值税时:借:应缴税-未缴增值税贷:存款3.减免税“免税”会计公司按规定立即减少增值税。借款: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减免税)贷款:营业外收入公司首次购买增值税控制系统专业设备支付的费用及其支付的技术维护费用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扣的,按规定抵扣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减免税)”学科,借记“期间费用”等学科。比如物业公司购买200元的税控盘,280元的技术维护费,获得增值税发票. 借:期间费 480贷:存款 480贷:应交税-应交增值税(减免税)480贷:期间费用 4804、出口抵消自销商品应纳税额̶出口抵销商品应纳税额”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允许减少的增值税金额;贷款: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出口抵扣自销商品应纳税额)贷款: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出口退税)5。销项税抵扣“销项税抵扣”根据现行增值税制度,记录一般纳税人因扣除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借款:主营业务成本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销项税抵扣)贷款:存款(或应付款)例:房地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销售开发产品价格1090万元,假设土地成本654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标明销项税90万元。销售方差额纳税=(1090-654)÷(1 9%)×9%=36万元,买方全额扣除进项税90万元。销售方差额纳税=(1090-654)÷(1 9%)×9%=36万元,买方全额扣除进项税90万元。会计分录:(1)销售开发产品时:借款:存款 1090贷:营业收入: 1000应纳税-应纳增值税(销项税))90(2)购买土地时:借:项目成本-土地: 654贷:存款 654(3)差值税:借款: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销项税抵扣)54贷款:主营业务成本 546.转让未缴增值税“转让未缴增值税”的记录。一般纳税人在月末结束转让当月未缴或多缴增值税;月末“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明细账贷方余额时,按余额借记“应缴税款-转让未缴增值税”和“应缴税款-未缴增值税”。(2)贷款人栏1。销项税“销项税”栏,记录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维修服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财产应征收增值税;退还销售货物应减免的销项税,只能在贷款人用红字记录销项税科目。2.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按规定退还的出口商品、加工修理服务、服务、无形资产的增值税;“出口抵扣自销商品应纳税额”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允许减少的增值税金额;(1)生产企业当期免税、免税、免税、免税:借款:主营业务成本贷款:应纳税额-应纳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销:贷款:应纳税-应纳税额(出口抵销商品应纳税额)贷款: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出口退税)按规定计算的本期应纳税额:贷款: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出口退税);贷款:存款贷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2)外贸公司计算出口退税贷款:应收出口退税贷款:应付税款-应付增值税(出口退税)收到出口退税:存款贷款:应收出口退税小于购买增值税发票差额:主营业务成本贷款:应付税款-应付增值税(进项税转出)3。进项税转出“进项税转出”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买货物、加工维修服务、服务、无形资产或房地产的异常损失和其他问题,不得从销项税中抵扣或转出的进项税。4.转移多缴增值税“转移多缴增值税”栏目,记录一般纳税人在月末转移当月未缴纳或多缴纳的增值税金额;由于多预缴税款形成的“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的借方余额应作为笔分录,借款:应缴税款-未缴增值税 贷款: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转移多缴增值税);由于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进项税)超过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销项税)形成的借方余额,月末不进行会计处理。4.转移多缴增值税“转移多缴增值税”栏目,记录一般纳税人在月末转移当月未缴纳或多缴纳的增值税金额;由于多预缴税款形成的“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的借方余额应作为笔分录,借款:应缴税款-未缴增值税 贷款: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转移多缴增值税);由于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进项税)超过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销项税)形成的借方余额,月末不进行会计处理。注: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也是通过“应缴税款-应缴增值税”的详细科目计算的,但不设置多个栏目。一般纳税人在应纳税额下共设“应纳税-应纳增值税”、“应交税-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转让”、“应纳税-代缴增值税”三个明细科目。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