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净利润与毛利润的区别(净利润是什么意思)

发布日期:2025-02-17 浏览次数:0

纯利润和毛利润的区别(纯利润是什么意思)

今天,公司新财务经理刘先生将为公司各部门授课,因为上周在例会上提到各部门完成的收入,导致了与会高管的激烈讨论。

刘先生通知公司整体利润后,说a业务线的利润太低,b业务线的利润很好,但没有预期的那么好。c业务线的利润太低,边际利润消失了。你需要放弃吗。

听到这个消息,各部门都很困惑,不是说盈利还可以,怎么去具体的线框,没有好的。

后来通知资金的时候,老板也很迷茫。上个季度公司赚了几千万吗?账面上的钱怎么还在减少?

因为大家都有太多的疑惑,刘先生想了想,告诉老板下周回家研究,给大家高管讲讲盈利的事情。

我听说刘先生的教学效果很好,受到了老板的好评,但他说他应该在未来告诉公司高管更多的财务课程,以提高公司的整体会计水平。

以下是刘总讲课内容的摘录,供大家参考:

总的来说,公司的财务战略就像一个三角形。这三个角分别是收入、利润和现金流。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公司,你都可以用这个三角形来描述。今天,让我们来谈谈利润。

不同的人对利润有不同的理解。老板告诉你的利润可能是一个单一的毛利润。财务经理告诉你的利润可能是公司缴纳税后的净利润,股东告诉你的利润可能是公司可以分配的利润。

考虑到收入,沿着成本线,逐步走向最终未分配利润,不难发现围绕企业经营的利润有9种。

一是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定义,也被称为边际贡献。

边际利润=收入-变动成本=销售×(销售单价-单位变更成本)。

我们应该警惕公司中边际利润为负的商品,所以这些商品不能贡献所有的价值,甚至很难承受总成本的压力。它们卖得越多,损失的商品就越多。

二是毛利润

毛利=边界利润-总成本=销售×(销售单价-单位变更成本-总成本

可以看出,毛利润应该在边际利润的前提下降低总成本。如果产品毛利润为负,边际利润为正,结果不好,但边际利润也可以填补总成本的一部分,只要销售足够大,边际利润就会增加,毛利润也有机会扭转损失,增加利润。

比如一个产品价格15元,变动成本10元,企业边际利润=15-10=5元,产品总成本100元。如果销量是10,毛利=10×(15-10)-100=-50元,此时毛利为负,但当销量上升到50时,毛利=50×(15-10)-100=250元。

这是因为在销售增加的情况下,总成本是一致的,随着销售的增加,每个产品平均分担的总成本也会降低,从而增加毛利润,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规模效益”。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边际利润远大于0。如果边际利润都是负值,销量越大,亏损越大。

三是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毛利-成本=毛利-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总利润应在毛利润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本为企业的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该指标通常考虑公司经营活动带来的利润,因此不包括营业外收入和费用。

成本,通常是公司营销阶段、内部控制管理环节和融资阶段,如果毛利润超过0,总利润低于0,那么为了扭转损失,我们可以扩大规模,增加毛利润覆盖成本,或采取减少成本对策,但记住,成本不能无限下降。

四是利息税前利润

该指标主要用于投融资和营运资本的决策。它的含义可以从名称上看出,利息是指利息,税收是指所得税,利息税前利润,即未付利息和所得税前利润。

用公式表示: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 贷款利率 税费

为什么要计算这个指标?我们用一个成品来理解:三分天下是指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其实是被“三家”划分的。哪三个?

一是银行,银行拿走的利息叫做利息

二是政府,政府拿走的税费叫税费

净利润与毛利润的区别(净利润是什么意思)

第三,公司的投资者,公司的投资者要等前两位分完才能到。假如前两位分完,也没有利润,那么公司投资者只能喝西北风。

如果税前利润超过0,利润总额低于0,说明公司贷款过多,税收过多,要想办法降低贷款规模,减少整体税收。

第五,可控利润

净利润与毛利润的区别(净利润是什么意思)

该指标主要用于绩效评估。由于上述一些利润是管理者无法控制的,这与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无关,但使用包括利润在内的指标来评估管理者是不合适的。这些无法控制的费用主要包括贷款利率、税费、折旧和摊销。该指标的计算公式:

可控利润=税前利润-折旧摊销-非可控成本

这里很明显,可控利润是为了评估管理者的业绩,所以可控利润对应于管理者可以控制的收入成本。

六是税前利润

除了日常活动外,公司还有一些业余生产经营,这也会带来收入和支出,如接受捐赠、支付罚款等。税前利润考虑在内。公式表示: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七,纯利润

净利润是指纳税后的收入,又称税后利润,用公式表示:

纯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费

第八,利润可分配

并非所有纯利润都能成为利润分配。盈余公积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随机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为法定,必须按净利润的10%提取。为什么法律要求盈余公积计提?法律上考虑到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不能全部赚钱,要留一部分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随机盈余公积是指企业可以决定是否记提,如果记提,金额也由公司自行决定。用公式表示:

可分配利润=净利润-法定盈余公积-随机盈余公积-

可分配利润是用户可以分配钱吗?这里要注意一个概念,那就是利润和钱不一样,公司有利润,等于公司有利可图。有可能公司可以分配1000万利润,但公司账户上只有100万现金。你能分配1000万利润吗?自然不行,如果你分了,公司的营运资金就没了,营运资金也没了的公司只能等死。

第九,利润未分配

公司为投资者分红后,剩余的称为未分配利润,以公式表示:

未分配利润=可分配利润-股东股息

这种未分配利润,加上上前面提到的盈余公积的提取,都保留在企业中,可以作为行业发展。因此,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也被称为“保留收入”

在谈到这九种利润之后,让我们回顾一下最初的图片,从收入逐渐,沿着成本线,一开始是边际利润,然后是毛利润、总利润、税前利润、可控利润、税前利润、纯利润、可分配利润,最后是未分配利润。



一键拨号咨询

010-85803387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