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

发布日期:2025-02-21 浏览次数:0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是什么?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业准备金与银行业吸收存款的比例。银行业不能全部贷款吸收储蓄,必须按法定比例保留部分作为随时应对存户提现的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功效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

法定准备率通常被视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财政策手段之一。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率对金融企业及其社会信用总额有很大影响。直观地说,中央银行要求的法定准备金率越高,银行业支付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可用资产就越少,导致社会信贷总量减少;相反,如果中央银行要求的法定准备金率较低,银行业支付的存款准备金就会减少,可用资金来源就会增加,从而扩大社会信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副作用

虽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对国家货币总供应有很大影响,但许多城市,特别是西方地区的中央银行,在实施财政政策时,往往专注于优化再贴现率和开放市场业务运作。虽然调整法定准备率可以在调整货币供应总量政策方面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但它对社会的副作用也非常明显。法定准备率的细微变化会导致社会货币供应总数的急剧变化,导致银行业信贷规模的急剧调整,给社会经济带来剧烈冲击。特别是当央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时,社会信贷规模急剧下降,导致许多生产没有后续资金分配,无法形成生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在调整法定准备率时通常比较谨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数量的影响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是调整财政政策的有效手段。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吸收存款后,可以借出更多的份额,留出更少的准备金,从而扩大货币供应。

相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货币供应减少。

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后,银行在销售金融产品时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法定准备金率越来越高,银行利率怎么能只有一点呢?”事实上,许多客户混淆了法定准备金率和银行定期利率的定义。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准备的储蓄,以确保客户获得存款和资金清算。中央银行标准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企业按规定向央行支付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这部分是风险准备金,不能用于贷款。比例越高,实施的紧缩政策就越多。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渐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金融企业适合减少贷款资金,减少社会贷款总额和货币供应。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央行可以收紧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水平,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应的效果。



一键拨号咨询

010-85803387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