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3-01 浏览次数:0
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的区别(什么是盈余公积补亏)
盈余公积(surplus reserve)是各种资金的积累。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随机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获得的利润积累,残留在公司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盈余公积按其用途分为公益基金和一般盈余公积。公益基金专门用于公司员工福利设备的支出,如员工宿舍、幼儿园、理发室等。《旧破产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制企业应当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取得法定公益金。《2006年新公司法》只要求公司按税后利润的10%取得法定公积金。取消所有关于“法定公益基金”的规定。按规定,公司制企业法定盈余公积占10%,从纯利润(减少和弥补上一年的损失)中获得。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要求,前一年的亏损(5年内)可以用税前利润填补,第六年起可以用税后利润填补。
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不能再获得。在估算法定盈余公积数量时,不能包括企业年初未分配的利润。
公司可以提取盈余公积来弥补损失,扩大生产经营,增加资本(或股本)或分配新股。
弥补亏本:
公司发生亏损时,应由公司自主填补。弥补损失的关键途径有三种:
一是填补未来年度税前利润。根据现行制度的要求,当公司发生亏损时,可以填补未来五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即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期限为五年。
二是填补未来年度税后利润。如果公司产生的损失在五年内未全额填补,则未弥补的损失将用所得税后的利润填补。
三是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公司提取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董事会应当提出建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

转增资本:
企业将盈余公积转为资本时,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应按股东原占股比例结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转增后剩余公积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分配股利:
原则上,公司一开始没有利润,也不能分配股利。为保证企业信誉,利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应符合以下条件:
(1)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公积金仍有盈余。
(二)股利用盈余公积分配时,股利率不得过高,不得超过股票面值的6%。
(3)股利分配后,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