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令注册公司 1925年故宫首次对外开放背景?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4-09-261925年故宫首次对外开放背景?
1925年10月10日(农历1925年8月23日),故宫首次对外开放。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4日,由黄郛摄政内阁会议议决修正清室优待条件。
5日,京畿警备总司令兼北京中政督办鹿钟麟向清室宣布,并限令溥仪当日出宫。
随后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李煜瀛为委员长,负责清查故宫各种物品,登记造册并加以整理,筹备故宫博物院。
八国通牒是什么意思?
八国通牒是指:1926年最后的通牒,日本在大沽口事件后纠集八国公使,对段祺瑞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海防设施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
钟楼的故事?
:钟楼古钟。
在北京钟楼顶上,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它的声音浑厚有力,悠扬绵长,即使在方圆数里之外也能清晰可闻,堪称古钟之一。
这口铜钟是如何铸造的呢?传说钟楼原先悬挂的是一口铁钟,但声音不够洪亮,于是皇帝下令召集天下工匠来铸造铜钟。然而,三年过去了,铜钟仍未铸成,皇帝大怒,将监铸太监斩首,并限令八十天内铸好铜钟,否则将处死所有工匠。铸钟的师傅名叫华严,是当时著名的铜匠。为了铸好这口钟,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古钟之王主要讲了什么?
在北京钟楼顶上,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声浑厚有力,洪亮绵长,方圆数里都能听到,堪称“古钟之王”。
如此巨大的铜钟是如何铸造的呢?传说钟楼原有一口铁钟,但声音不够洪亮,于是皇帝下令召集天下工匠来铸钟。可是3年过去,铜钟仍然没能铸好。皇帝发怒了,斩了监铸的太监,并限令80天内铸好大钟,否则就把全体工匠处斩。
负责铸钟的师傅名叫华严,是当时有名的铜匠。为了铸造这口大钟,他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耗尽了心血。这天回到家里,他嘴里仍然念叨着:“什么原因铸不了钟呢?怕是缺什么东西吧!”这时,女儿华仙过来了。提起华仙,那可真是个好姑娘。她不仅自幼聪明伶俐,而且还跟父亲学会了不少铜匠活儿。由于母亲早丧,她14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时她16岁了,出落得如仙女一般,大家都夸老铜匠养了个好闺女。
为铸钟的事,她也琢磨好多日子了,见父亲发愁,忙上前说:“爹,是不是因为火候不到?”老铜匠一拍大腿:“有道理!不过,如何提高炉温呢?”“我有办法。”华仙胸有成竹地说,“铸钟那天您带我去吧。”
铸钟这天到了,朝廷命官、大小工匠也都到齐了,可炉温仍然上不去。眼见这最后一炉铜水又要失败,华严急得眼睛都红了。就在这时,一个姑娘突然从人群里飞奔出来,正是美丽的华仙。她穿一身红袄红裤,着一双绣花小红鞋。只见她冲到炉边,纵身跳进炉去。华严一把没抓住,只抓住一只绣花小鞋。刹那间,炉火升腾,铜水翻滚。老铜匠忍痛下令:“铸钟!”工匠们一齐努力,铜钟终于铸成了。
为了纪念这位为了铸钟而献身的美丽姑娘,人们尊称她为“铸钟娘娘”。每逢风雨之夕,钟声凄凉悲切。这时,昔日北京城的妈妈们就会对孩子说:“睡觉吧,钟楼打钟啦,铸钟娘娘要她那只绣花鞋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