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17 浏览次数:0
增值税销项税是什么意思? 简单表述(增值税销项税是什么意思?)
如何看待向买方扣除增值税销项税?
有网友提问:
当乙方出具增值税专票时,他说自己需要缴纳13%的税款,不是只有增值部分必须缴纳税款吗?乙方在开具税票后要求我缴纳税点,税点金额按税票金额乘以13%。比如一万元的税票额度,他需要支付。¥增值税专用票1300。所以他必须我来这里¥1300元。那是真的吗?因为真的不懂,所以问问大家。难道我觉得增值税专票不仅仅是增值部分吗?例如他的进项票¥1000元,卖¥开出1500元的票,增值税专用票只收他。¥增值部分500元吧?也就是说,13%*500啊,为什么它的逻辑就是纳税?¥1500*13%呢?
按税票金额乘以13%,是指销项税。
经营者销售商品、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房地产,应纳税额为本期销项税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本期销项税-当期进项税额。
在计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销项税”。这种销项税是指纳税人产生的应税销售行为,根据不含税的销售额和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计算方法:销项税=销售额×税率。
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或应税服务,选择销售和销项税合并定价方式的,按以下公式转换不含税销售:不含税销售。=含税销售额÷(1 税率)。因此得知,含税销售额=无税销售额 销项税。
经营者购买商品、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房地产支付或承担的增值税,为进项税。
按照你说的例子“比如他的进项票”¥1000元,卖¥1500元开票”,现在计算方便了,你说的价格都是免税的,然后假设他买的是对的,卖家可以用13%的税率。
这样,它的销项税就是15000×13%=195,进项税10000×13%=130元,还得到其他杂费的20元(如水电、租金等),假设产品销售没有分歧,那么,其应纳增值税为195-130-20=45元。
作为销售商,销售商品给你的不含税价格是1500元,加上195元的销售税,含税销售额是1695元。换算另一个公式,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695。÷(1 税率13%)=1695÷113%=1500元。
这个时候,假设卖方没有取得(支付)进项税,那么他就要缴纳1500元的增值税。×13%=195元;如上所述,假设他获得了130的进项税(付款) 20元,那么他的应纳增值税就是195-130-20=45元。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