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心理定价策略主要有哪几种(心理定价策略包括的内容)

发布日期:2025-03-21 浏览次数:0

什么是心理价格策略的关键(包括心理价格策略)

根据消费者心理规定,这是一种价格策略。运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不同心理规定,制定出价,以诱导消费者增加销量。那么心理价格策略的关键是什么?

心理定价策略主要有哪几种(心理定价策略包括的内容)

心理学的价格策略包括以下内容:

整数价格策略

这种价格策略就是把产品的价格定为整数,没有零头。例如一台冰箱的价格列入2 500 元,而非2 499 元。这一策略主要用于高档消费品或者客户不太了解的产品。选择整数标价,提高了价格的亮度,方便客户选择。客户会认为交易这类商品与其地位、身份、家庭等方面一致,然后迅速做出购买决定。这种标价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高消费观念。

心理定价策略主要有哪几种(心理定价策略包括的内容)

零头价格策略

这种价格策略就是让商品的价格用零头末尾,而不是整数。例如,价格5 块状产品列为4.9 元。由于产品价格的尾数一般为1,3,5,7,9,因此又称单数定价策略。它是一种定价策略,融入了顾客愿意购买便宜货的心态。因为在客户看来,零头价格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最低价格,使消费者产生性价比感,从而增加产品销售。

威望性的价格策略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种“价格高质量必优”的心态,对于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威望、有信誉的商品,制定更高的价格。价格水平常常被视为产品质量最明显的体现,特别是在客户识别优质产品时,这一心理观念尤为明显。因此,价格高、性能优异、独具特色的知名品牌更加和谐,更容易展现产品特色,增强产品诱惑力,造成良好的扩张销售效果。

习惯性的价格策略

根据客户习惯的价格来定价。日常消费品的价格一般便于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潜意识标准,符合其标准的价格被接受,偏离其标准的价格容易引起担忧。高于习惯性价格往往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涨价;如果低于习惯性价格,则让消费者怀疑是否物有所值。因此,这类产品的价格要稳定,防止价格调整。当价格必须改变时,应同时采取更换包装或品牌的对策,避免习惯性价格对新价格的抵触,引导消费者逐步完善新习惯性价格。

5.分级价格策略

分类价格策略是将不同等级的产品纳入不同的价格。这一策略可以使消费者产生物超所值、按质论价的感觉,因此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利用这一对策,档次的划分不能太多或太少,等级差也不能太大或太小。

六.招揽定价策略

为了吸引顾客,制定产品报价低于一般价格市场,甚至低于运营成本的价格策略。比如在一些零售店,在产品构成上,特别是设置几种便宜的畅销产品,或者以处理价格和大幅降价的方式销售一些产品来吸引客户。顾客众多,不仅卖出了特价商品,还带动和增加了一般商品和高价商品的销售。



一键拨号咨询

010-85803387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