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次数:0
企业应纳税额是什么(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计算应纳税额
什么叫应纳税额?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公司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为应纳税额,扣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种扣除以及上一年度亏损后允许弥补的余额。
使用公式表达如下:
应纳税额=总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种扣除-前一年允许弥补的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应纳税额的表述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存在一定的差异。纳税申报时,应纳税额的计算也考虑到了海外收入和相关税收优惠的影响,与上述计算方法不同。
确定标准(2)
企业应纳税额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准则。
属于当期收益和成本,无论付款是否收付,都作为当期收益和成本;不属于当期收益和成本,即使账款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收益和成本。除非另有规定。
(3)总收入
从收入方式来看,公司的收入总额包括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收入,包括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
现金、储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及其债务免除等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收入。
非货币形式的收入包括债券投资、劳动力和相关利益,如固定资本、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库存、不准备持有到期。
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收入总额主要包括以下9种收入:
在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中,总收入可以扣除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那么什么收入是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呢?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