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2-12 浏览次数:0
城市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个人所得税按次计税有哪些)
★★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要求
(一)每次收入明确
1.劳动报酬收入
(1)只有一次性收入,以获得一次性收入。
(2)同一事项持续收入,一个月内收入一次。
2.稿酬所得
(一)同一著作再版取得的所得,视为另一份稿酬所得计税;
(2)同一著作先连载到报刊上,再出版,或先出版,再连载到报刊上的,视为缴纳两次稿酬所得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
(三)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将连载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计税个税;
(4)同一作品出版发布时,通过预付稿费或分批付款稿费取得的稿费收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
(5)同一著作出版发表后,因加印而增加稿费的,应与之前出版发布时取得的稿费合并计算为一次,计税个税。
【提醒】合作出书的话,每个人在记税的时候都要按照约定分享的稿费,各自记税。
3.特许权服务费收入
每项使用权每次转让的收入为一次。如果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收取的,则应先将每笔收入和一笔收入计算为个人所得税。
4.财产租赁收入以一个月内获得的收入为一次。
5.利息、股息、股息收入,以支付利息、股息、股息收入为一次。
6.偶然收入,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7.其他收入,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二)费用扣除标准的一般规定
一、按月计税:
工资、工资收入,以每月收入减去费用3500元/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按次计税:
(一)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服务费、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次收入-800元;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次收入×(1-20%)
(2)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转让财产所得额减去资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三)利息、股息、红利收入、偶然收入等收入,以每次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按年计税:
(1)个体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收入,以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害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体户业主、个人独资、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按规定纳税时,个体户业主、个人独资、合伙企业为自然人投资者的个人费用扣除标准必须为4.2万元/年(35万元/月)。
(2)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以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扣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扣除的必要费用是指每月扣除3500元。
【提醒】
1.一个纳税年度,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期限不足一年的,按实际经营期限为纳税年度。
2.个体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在纳税年度中间开业、合作、销售等原因,导致纳税年度具体经营期不足一年,个体经营者、个人独资投资者和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生产经营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因为具体经营期为纳税年度。
(三)额外减去费用可用范围和规范
1.适用范畴
①在中国境内外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取得工资和工资的外国人;
②在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国家机关工作取得工资、工资收入的外国专家面试;
③在中国境内有居所但在中国境外工作或被聘用获得工资和工资收入的。
2.费用标准
从2011年9月1日起,在扣除3500元费用的前提下,再扣除1300元。
【例题·多选题】在以下人员中,在计算工资和工资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可以额外扣除费用要求( )。
a.外国人员在中国境内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工作以获得工资和工资
b.从中国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国家机关工作取得工资的外国专家面试
c.中国员工在国内外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以获得工资
d.在中国境内有居所但在中国境外工作或被聘用以获得工资和工资收入
【回答】abd
【分析】中国员工在国内外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以获得工资,花费扣减标准是3500元/月,不属于额外减除费用的适用范围。
★(四)公益捐赠扣除
1.我根据中国社区组织和国家机关向教育等社会福利事业及其遭受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和贫困山区捐赠收入。捐赠金额不超过纳税人申请的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个人收入(无意外收入和国务院行政机关明确纳税的其他收入)用于资助非关联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技术研发资金。税务机关明确规定,下个月(工资、工资收入)或下次(二次税收收入)或原(年度税收收入)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足以扣除的,不得结转。
【例题1·多项选择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要求,在以下项目中,个人所得税项目按次计税( )。
a.特许权服务费收入
b.利息、股息、股息收入
c.稿酬所得
d.财产租赁所得
【回答】abcd
[分析]四个选项都符合。
【例题2·多选题】在估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定额和比例相结合的方法扣除以下项目的费用( )。
a.劳动报酬所得
b.获得特许权服务费
c.企事业单位承包、租赁经营收入

d.财产转让所得
【回答】ab
【分析】选项c按年计税,选项d按次计税。
有财税问题就问解税宝,有税务困难就找解税宝!
Copyright © 2024